湖南盛银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符文海
这位泸溪县走出的企业家
被家乡的“要素磁场”吸引
武溪镇毗邻杭瑞高速物流动脉
泸溪高新区“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效率
特别是政府提前建好的厂房和智能仓库
让他看到了产业落地的“泸溪速度”
2024年初
符文海带着纳米银粉产业化项目
与投资意向回到湖南
在多个园区争相抛出优惠政策时
符文海难以抉择
与泸溪县委书记彭武学的"三顾之约"
成为了盛银新材落户泸溪的关键
在三次面对面的恳谈中
招商团队没有生硬的招商话术
只有“企业有需求
县委班子24小时在线响应”的承诺
务实的数据分析和“量身定制”的政策包
以及服务清单中员工子女入学
专家公寓配套等人性化细节
而高新区已建成的标准化厂房、专用仓库
毗邻湘西港和杭瑞高速的物流优势
让符文海最终拍板:
将投资带回泸溪!
泸溪高新区一角。符元启 摄(湖南图片库)
在项目管家的“破障日志”里密集记录着
协调海关、组建技术攻关专班等事项
这折射出泸溪“双一流”服务机制的精髓——
每个项目配备“服务领导+工作专班”
通过“问题清单+进度云图”
实现全周期穿透式管理
目前项目已完成4项关键审批
较常规流程压缩20天
2024年12月
泸溪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文波赴欧洲考察间隙
当地时间凌晨三点
还用手机绘制了签约仪式的动线图
连嘉宾座次都标注了方言提示
在1月6日专题协调会上
县发改局、生态环境分局等八部门负责人
早已提前研读技术方案
精准提出环评预审意见
1月12日
当彭武学在县委常委会会议上
拍板“特事特办”时
县长符家波正在现场协调电力增容工程
抗菌纳米银粉。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摄
1月16日
签约仪式在泸溪高新区规划馆举行
总投资2.8亿元的微纳米银粉项目
正式锚定湘西大地
“我们的银粉纯度可达99.9995%
粒径控制精度超越欧盟标准”
符文海向与会者展示
装着银粉的透明管
管内细微颗粒在激光照射下如银河旋舞
“一期50吨产能将专供光伏HJT电池银浆
二期500吨产线建成后
我们将成为亚洲首个
实现半导体级银粉全自主化生产的企业”
随着他的讲解
大屏跳出震撼数据链:
2025年首批产品下线
即可填补湖南省光伏基础材料空白
二期达产后年纳税额相当于
泸溪县2024年财政总收入的15%
导电超细银粉电镜图。符文海供图
1月21日,在项目施工现场
彭武学把项目调度会直接开在了设备安装区
他边说边用手机拍下施工难点
现场组建“盛银项目冲刺群”
“要素保障要跑在问题前头”
彭武学叮嘱住建、自然资源等单位
围绕项目落地要提供最优服务
“从今天起
盛银新材享受政策优先送达、
问题优先会诊、服务优先定制的特护待遇!”
泸溪高新区正以
每年新增3家新材料企业的速度
崛起为中南地区新材料产业新高地
当多地还在比拼税收优惠时
泸溪已悄然构建起
“矿业基因+材料革命”的产业转化通道
“我们招商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而是像拼乐高一样设计产业链”
文波揭秘他们的“产业拼图”策略:
每引进一家企业
必须配建专属技术攻关小组
由县财政出资购买高校专利池供企业选用
盛银新材落地时
政府不仅提前建成专用仓库
更协调中南大学将中试基地搬进园区
让科研成果转化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6个月
湖南盛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验室。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摄
在这里,生产要素流动速度令人咂舌:
当盛银新材提到“需要100kW电力负荷”时
县电力局局长秒回“已预留双回路通道”
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期间
县应急管理局直接驻厂编写安全规程
这种“要素跟着项目跑”的机制
源于泸溪独创的“项目沙盘推演”系统——
在企业考察阶段
18个部门已通过数字孪生技术
模拟出全套落地解决方案
面对高端人才短缺难题
泸溪祭出“人才飞地”奇招:
企业在长沙建立研发中心
县政府配套提供租金补贴;
工程师每周乘“科技专巴”往返两地
车程计入工作时间
更用心的是“乡情引力波”战略——
通过分析3.2万泸溪籍科技人才数据库
为每家新企业精准匹配技术专家
导电超细银粉。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摄
从“锰业独大”到“材料裂变”
泸溪的产业蝶变揭示着
内陆山区的发展哲学:
与其追逐风口
不如深耕要素协同的创新生态
当别处还在为“链长制”纸上谈兵时
这里的每栋厂房都在演绎
产业链“双向奔赴”的鲜活剧本——
政府用制度创新为企业卸下重资产包袱
企业以技术突破反哺区域经济升级
这场持续进行的“化学反应”
正催生着新材料产业打造“武陵山样本”
【项目名片】
湖南盛银新材料有限公司坐落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高新技术产业园,致力于超细银粉、纳米银粉及功能性银粉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在新工艺新材料方面深入合作,生产出来的银粉平均粒径只有0.2微米—3微米,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子元器件、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及医疗等领域。项目一期产品专供光伏银浆市场,二期技术将突破半导体封装材料国产化瓶颈。2026年全面达产后,项目单位小时产值可达传统锰矿企业72小时产值水平。


来源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张颐佳 杨元崇 李璇 通讯员:胡灵芝 杨美琳)
编辑丨夏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