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光熹微,阳宗海湖面泛起粼粼波光,一辆辆贴着云南小粒咖啡标识的房车沿着新修的环湖绿道整齐排列。车里飘出咖啡的香味与民谣的声音,咖啡车主理人在直播间里介绍着高原湖泊景色与人文风情,等待着前来消费的游客。这幅流动的创业图景,正是阳宗海从“旅居胜地”向“旅创热土”蜕变的生动注脚。
向阳而生
“旅创”的种子正在扎根
近年来,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径,在40公里环湖绿道串联起的山水画卷中,构建出一个由移动商铺、主题民宿、康养社区构成的新型文旅生态圈。

游客在亲水平台玩耍
阳宗海畔的咖啡集市正演绎着新时代的创业故事。最美公路主理人联盟创始人刘小明来自四川省广安市,2024年选择到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创业。他说:“阳宗海最吸引我的是原生态风光,这里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开发户外项目。”在咖啡节等赛事中发现咖啡车与自驾游关联度高,于是就发起了以公司化的方式运营公路车主理人的项目。该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他们既是被风景吸引的旅居者,更是自带流量的创业者。
“去年8月,大家就来到这里,很快便喜欢上了这个地方。10月正式运营后,人流量稳定增长。车主们普遍反映,这里环境优美,适合长期旅居。”刘小明介绍,不少主理人还带动了身边的朋友前来阳宗海投资文创、音乐、餐饮等相关产业链的创业项目,这里慢慢形成了一个“旅创”社群聚落。
阳宗海的云水之间,这群“游牧创客”正重塑着传统的旅游业。刘小明表示,下一步,他准备打造云南小粒咖啡豆产业链,组织专业团队进行集采、包装和品牌运营,然后供应给全国的咖啡车,让更多主理人的创业梦在云南浓郁的咖啡香中向阳生长,让每个热爱远方的人都能在风景里找到生计,让每段旅程都成为城乡价值循环的起点。
盘活资源
拓开多元化发展新赛道
如果说移动创业是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的文旅新业态,那么在地文化与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则让“旅创”者找到了可持续生长的根系。
在阳宗海环湖绿道旁,一栋栋地中海风格的白色建筑群格外醒目。海之恋民宿负责人刘志平在面朝湖光的茶台前,一边品茗一边介绍自己从旅居到“旅创”的历程。“我被这里清爽宜人的气候和地道美食所吸引,决定在湖畔打造沿湖民宿。”刘志平说,未来,将为每一位入住的游客当好旅居推荐官,用贴心、个性化的服务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力。目前,民宿的客群中沿海城市的旅客占比较高,节假日基本供不应求。

咖啡集市
与刘志平一样,乐龄绿洲昆明白鹿湾康养基地负责人刘斌也是向往当地宜居的环境,于2014年选择到阳宗海旅居创业。“我们将度假村模式迭代为银发经济导向的康养旅居,不仅提供早中晚及加餐送餐服务,影音桌球室、老年课堂等文艺娱乐服务,还推出中医理疗、陪护、就医绿色通道等健康服务。升级植入养老旅居服务后,受到广大旅居游客青睐。这种‘银发经济+康养文化’的模式,让客房的入住率突破50%,更积累起5000人规模的精准客群。”刘斌介绍,从一个人的旅行到全家人的定居,从盘活闲置社区资源到拥有稳定的客群,在阳宗海畔,刘斌用10年时间实现了生活品质跃升和职业价值的体现。
近年来,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持续补齐旅游配套短板,精细化提升全区旅游服务设施及景观质量,精准引入优质项目,出台《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关于支持旅游新产品、住宿业发展和景区创建的奖励办法(试行)》《阳宗海旅游民宿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聚力打造旅居品牌。围绕“阳宗海高原滨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黄金旅游线路打造目标,策划沿湖民宿酒店旅居集群布局,并启动阳宗海高原滨湖旅游产业发展策划规划编制工作,以科学规划引领旅居业长远发展。
目前,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的旅居业方兴未艾,以山水白鹿湾乐龄绿洲旅居康养基地、昆明柏联SPA温泉酒店、春城明湖湾等为代表的项目,在丰富旅居产品业态的同时,更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2024年,阳宗海实现旅游固定资产投资4.46亿元,累计接待游客494.75万人次,同比增长66.39%。
眼下,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正结合客群需求打造多样化项目,推动旅居产业市场化、旅居产业标准化,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配套、拓展业态,丰富旅游产品,推动旅居产业品牌化。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记者:王琼梅
责编:李晓梅
编审:杨艳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