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曹欣
作为深圳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宣传媒体采风计划的重要环节,4月24日下午,记者随调研团走进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深圳市退役军人医院)。这场为期两天的采风行动覆盖福田、盐田、龙岗、龙华、南山等区,从“海上双拥号”军民共建航线到拥军支前无人机实训基地,从“双拥示范街”社会化拥军实践到“一站式尊崇医疗”服务网络,全景式展现深圳这座“八连冠”双拥模范城的创新基因与温情底色。南山区的这所退役军人医院作为“医疗拥军保障网”的核心节点,正是深圳将尊崇军人理念融入城市血脉的缩影——这里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场所,更是退役军人荣誉感与归属感的“精神港湾”。

“同志,退役军人医院是在这里吗?”2025年4月24日下午,一位拉着行李箱、操着北方口音的中年男子来到了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五楼。身穿红马甲的退役军人志愿者陈立军(化名)快步迎上去,立刻接过行李:“您跟我来,这里就是咱们的‘家’。”随后陈立军轻车熟路地带他办理优先挂号等各项流程……
脱下军装仍是守护者
“一日为兵,终身为兵。我们最懂战友需要什么。”退役军人特诊中心主任贺艳君,这位曾服役30年的老兵,指着墙上的“4优4享4专4免”服务流程图说。从优先挂号到专车接送,从24小时线上咨询群到“退役军人健康工作室”的个性化体检,每个环节都浸透着对军旅生涯的共情。自2021年12月揭牌至2025年3月,这里已为38,187名现役和退役军人提供专属服务,住院服务达4,659人次,减免门诊诊查费190.9万元……

数据背后是看得见的温度:2,695次专车接送让行动不便的老兵免于奔波,门诊大厅的“拥军药箱”常备应急药品,患者收到的免费餐票和九件套生活用品。更贴心的是22个专属健康微信群——24小时在线的医疗团队已解答近万条咨询,每日精准推送次日专家出诊信息,三年来从未间断。
“部队教会我‘使命必达’,现在守护战友健康就是新战场。”贺艳君翻开值班日志,记录着医院每天对住院患者的巡查慰问,1280天里协调会诊、优化流程的细节:从挂号缴费一站式解决,到为家属代办手续1,215人次,再到打印检查单近万份……点滴努力换来患者的真情回馈:23面锦旗、103封手写感谢信和8,000多条微信群点赞,见证着这座“军人专属港湾”的初心。
从退役到病房,被治愈的何止是身体
退役军人王建军(化名)曾是新疆边防兵,每年糖尿病复发时都选择这里住院。“以前在其他医院排队久、看病难,在这里我感觉到受宠若惊,现在护士小宁每天来病房问三次需求。”他笑着说:“这比我女儿还贴心。”这份温暖并非个例——70岁的张阿姨同样深有感触。当她从电视上得知退役军人医院后,专车直接开到家门口接诊,检查预约精准到“机器等人”,连忘带的洗漱用品也被医护人员送到床头。“在我变老的路上,这里是最亲切的依靠。”她感慨道。

李叔叔和王阿姨是一对退役军人夫妻,一位曾在公安局工作,一位参与过卫星发射任务。“我在这里看病几年了,两年前我都是开车或者坐地铁,但是有时候身体情况不好,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大,确实很需要这个交通服务。有一次,我发现他们居然安排专车到我家楼下来接我,我真的特别感动。”王阿姨提到这里,眼眶不自觉地湿润了起来。李叔叔看着病房里其他老兵战友说:“大家聊起军旅故事,住院倒成了战友聚会。”
医院的守护不仅在于日常关怀,更展现在生死时速的救援中。60多岁的陈叔因“肠胃不适”来院就诊,接诊医生从他苍白的脸色中捕捉到危机——5分钟内确诊心梗,20分钟完成支架植入。“这里真是退役军人的救命站!”劫后余生的他紧握医生双手。另一天深夜,退役军人王先生的妻子突发胸痛,医院启动“家属应急响应机制”,30分钟完成从入院到血管再通的生死接力。“只有你们接起电话就说‘马上来’。”
当尊崇融入城市基因
南山的双拥实践远不止于医疗。在过去的一年,万象天地、海上世界等四大商圈挂牌“拥军商圈”,百家商户为军人提供折扣优惠与免排队礼遇。而在创业就业服务商,南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两场 “职面军营,职等你来” 招聘会,吸引300余人参加,提供近800个岗位。开展退役大学生 “添翼就业服务卡” 项目,助力退役军人大学生解决职业咨询等关键难题,实现从 “学生兵” 到 “领航人才” 的转变。同时,持续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等 7 场次创业活动,服务辖区157家军创企业,为退役军人创业保驾护航。
这份尊崇早已深嵌城市肌理。深圳第八次捧回“全国双拥模范城”牌匾,背后是一组带着温度的数字:为220名转业军官归集岗位274个;为2235名退役士兵补缴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揭牌成立深圳市退役军人中医健康管理中心,全市拥军医疗机构数量达56家;当深圳舰第四次归航时,更是掀起全城拥军热潮。
夕阳为医院的白墙镀上一层金辉,电子屏上“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标语熠熠生辉。当贺艳君走过挂满锦旗的导医台,当陈立军为又一位老兵拎起行李,当王建军对着病房标识露出微笑——这座医院的每个角落都在轻声回应:“这里记得我穿过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