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社交平台上的话题火了。
一位家长发帖说:“我女儿高考想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葬专业,我不让,但她死活不听。”帖子一出,迅速冲上热榜,阅读量破17万,评论也炸了锅。

但最让这位家长没想到的是——评论区的网友,几乎一边倒地力挺女儿。
甚至有人调侃:“你女儿不是选了个专业,是选了个铁饭碗。”
“殡葬专业比二线985都好找工作。”
“不是孩子怪,是你们老一辈的观念硬。”
那么问题来了——殡葬专业曾经的“香饽饽”人设,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现在连网友都支持,家长却反对? 殡葬行业,到底是“真的不吃香了”,还是我们对生死的偏见终究没放下?
曾经的“香饽饽”:殡葬专业一度是“内定”就业王
很多人不知道,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仪系,是中国大陆最早专门培养殡葬人才的院校之一。这个专业听起来有点“特殊”,但在行业内,它一直很抢手。
为啥?因为—稳!

就业率常年在98%以上,学生还没毕业,殡仪馆、陵园、生命服务机构都在“争抢”。
起薪比很多普通岗位高,入行就有三四千,做得好很快到五六千,甚至月薪上万的岗位也不少。
专科毕业直接进体制/国企,比如殡仪馆、民政局下属单位,岗位含金量不输很多本科。
所以从“性价比”来看,殡葬专业简直就是“低分进好单位”的捷径。
但现实是:多数家长一听就摇头,唯恐避之不及。
不让报殡葬?不是怕孩子辛苦,是怕“听起来晦气”

很多家长反对的理由不外乎以下这些:
“活着不干这个行当,死了都别提。”
“太压抑了,天天接触死人,谁家乐意让自己的娃娃去做?”
“亲戚问起来说啥?总不能说我家孩子读个……那个专业吧。”
实际上,反对的最大原因,不是行业不好,而是“这个行业听着不像个正经工作”。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眼里:“你读的是什么专业”=“将来是做什么的”,而“殡葬”直接挂钩生老病死,给人一种“不吉利”、“忌讳”的感觉。
哪怕孩子能端上好饭碗,但听着“不体面”,也反应不过来。
网友挺她到底:现实已经前进了,思想还在原地
与家长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友的热情支持和理性分析。
很多网友还举出身边例子:
“我表妹去年毕业进殡仪馆,工作清闲、福利好、晋升快,比我上985还稳定。”
“殡葬人才是刚需,别人避之不及,正是你家孩子逆袭的机会。”
“不是每一行都要做在光鲜亮丽的写字楼里才是体面。”
甚至还有网友开起了善意的玩笑:“你女儿是真想好了,是你没想明白。”

看着一条条正能量满满的留言,许多家长才明白,原来这个时代已经变了,人们越来越接受生老病死中的专业服务,也越来越正视殡葬这种“入口”业务,只是他们的观念还没有跟着时代一起前进。
殡葬专业真的不吃香了?不,实际上是越来越“吃香”了
很多人一听到“殡葬”,就想到传统意义的“葬礼安排”、“抬棺材打杂”,其实现在的殡葬专业,早就不只是运尸、化妆这么简单。
殡葬专业其实涉及多个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遗体整容与防腐技术
殡仪服务与临终关怀
殡葬礼仪策划与组织
殡葬管理、文化研究甚至殡葬产品开发
这些都是需要高度专业化、系统教育训练的岗位。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殡葬行业迎来空前的“井喷式”发展。

尤其是:
城市殡葬现代化提升
殡葬服务需求不断升级
专业人才稀缺导致待遇上涨

殡葬专业不是冷门,只是被误解太深的热门专业。
其实不是挑专业,而是如何面对恐惧与偏见
我们反对殡葬专业,本质上是反对“死亡”、更是反对“别人看我用异样眼光”。
但不怕告诉大家:
在这个时代,越是让人觉得“怪怪的”、“不体面”的职业,其实越有前途。
因为多数人避而远之,竞争少;越是躲,越容易脱颖而出。

殡葬不是一个让人“吓跑”的行业,而是一个真正的朝阳产业,它在用专业和体面,改变我们对死亡的恐惧。
如果你家孩子愿意走进这个行业,他们不是选择了一个“怪专业”,而是在提前适应未来了不起的社会需求。
写在最后
说到底,这不是一个选专业的问题,而是一场关于如何看待世界的完整与残缺、如何面对死亡与人生终章的观念讨论。
殡葬不“香”了,不是因为行业不行了,而是我们对生死的看法、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上。
那些敢于选择殡葬的人,不是被社会淘汰,是主动拥抱了社会的另一面阴影与真实。他们在用专业,修复死亡的尊严,也在为自己赢得一份稳定踏实的人生。

所以,女儿想读殡葬专业这件事,家长别拦了。
现实都已经往前走了,还在原地守旧,只会错过孩子真正的机会。
来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