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个主题场景随时切换,一天接10到20个剧组是没有问题。目前现在总共承接了300余部微短剧拍摄。”青岛海好久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子韩介绍、。不同年代的医院、学校、地铁站,以及各种风格的办公室、家庭应有尽有,走进青岛东方影都海好(实景)片场,就像在各个短剧中来回“穿越”。这座占地1.2万平方米、涵盖20余个主题场景的实景基地,为青岛影视基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开警察局场景的大门,审讯室、档案柜等细节道具一应俱全;穿过走廊步入医院场景,急诊室的无影灯与病房的监护仪已通电待机;地铁站场景中,仿真列车门与站台电子屏的交互设计甚至能模拟到站广播。穿着白大褂的群演与拿着“笔记本“的白领错身而过,上世纪80年代的座椅与美式风格的家装只隔着一面墙,这边是漂亮的小姐姐穿着礼服参加晚宴,那边地铁站则同时上演着男女主角依依不舍的分别场面。通过23个高度还原的主题场景模块,实现了刑侦、医疗、都市等题材的"一站式"拍摄需求。


青岛海好久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子韩介绍,有道实景棚和海好久盈实景片场承接了300多部微短剧拍摄,医院(场景)我们就有两个,办公室我们有不同风格的,现代的,美式LOFT,再加上各种家、别墅,还有一个《寄生虫》的别墅。“场景现在有一个5000到8000的服务包,如果满足3天的拍摄,基本上能在这儿解决60%到70%的场景。一天接10到20个剧组是没有问题的,有个剧组我记得在我们这儿一天拍了8个场景。”
据悉,基地内23个主题场景(如警察局、医院、地铁站等)高度适配刑侦剧、医疗剧、都市情感剧等多元题材的实景拍摄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场景自由切换,为影视剧组、广告团队及文旅项目提供全周期拍摄解决方案,有效填补了东方影都实景摄影棚领域的空白。结合藏马山北方微短剧基地的产业联动效应,其场景资源可服务于微短剧高频次、快节奏的创作特点,预计将吸引更多短剧团队入驻。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高度重视影视产业发展,高标准打造国内一流影视工业化基地——青岛影视基地,形成“以东方影都为龙头,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辐射青岛全域”的长短兼具、大小兼容的影视产业发展布局,集聚影视企业千余家,累计接待剧组480余个,电影票房总产出387亿元。其中,依托藏马山影视文旅资源建设的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一年间入驻短剧企业30余家、拍摄作品120余部,2部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
藏马山微短剧基地的产业辐射效应在此显现:实景片场二层的民国风情街上,5个剧组正在同步拍摄。一位短剧导演表示:"医院、别墅等场景复用率极高,单日租金比外景搭建节省60%"。站在实景片场的露天观景台,远处藏马山的苍翠与灵山湾的碧波构成天然画框。这座用模块化场景重构影视工业逻辑的创作基地,正在为中国故事提供更自由的表达空间。(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