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20个考古项目入围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其中包括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去年1月,该遗址曾入选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也称“六大考古新发现”),同年12月被列入央视2024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今年再次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又有哪些惊喜呈现?

濛溪河遗址群分布在四川省资阳市,川东丘陵地区,沱江支流濛溪河沿河两岸。遗址群第1地点(即濛溪河遗址)发现于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至2024年开展考古发掘。考古队坚持问题导向和保护同步,联合国内外权威专家团队同步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据项目负责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介绍,截至目前,该遗址已系统收集近2万份(约20万升)土样,发现遗物中包括3万余件石制品和18万件动物化石及碎屑,6万余颗(件)植物种子、碎叶以及芽孢,2千余件树木相关遗存。其中涉及动植物广谱利用、木器制作、刻划、穿孔等行为是同期国内外罕见。

测年显示,濛溪河遗址群第1地点,处在距今8万至6万年,是现代人演化的关键阶段。但濛溪河遗址并不孤立,考古人员还系统调查发现以硅化木等硅质岩原料为主,制作以刮削器等小型石器组合为特征的100余个遗址点构成的濛溪河遗址群,主体年代在距今约10万至5万年间。
专家指出,濛溪河遗址极为罕见的饱水埋藏环境,极为难得地保存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远古社会,是国际罕见同时发现有丰富石器、动植物遗存的“全科型”遗址,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唯一发现有丰富植物遗存的遗址,并发现系列国内国际最早阶段的行为现代性集合。
专家强调,濛溪河遗址群“特殊、罕见、价值重大,具有国际性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濛溪河遗址群硅质岩小石器工业,是在该时间段首次在华南地区发现的稳定且明显有别于南方大砾石石器工业的类型。其石器文化与东亚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一脉相承,与西方同时期明显不同,因地制宜、灵活机动。

第二,遗址群确认中国南方早期现代人行为特征。石器、骨器及木器构成国际罕见立体工具体系;对动植物的穿孔、刻划,是东亚首次集中出现的象征性行为证据,展现东亚早期现代人意识及社会行为的复杂性,对认识其由来与发展提供新证据。
第三,前所未有的丰富动植物遗存,首次揭示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采集经济和对植物资源的认知、利用能力,食物“广谱革命”提前。对认识全世界早期现代人行为提供唯一材料,首次系统全面展示早期现代人的完整“食谱”。

第四,清晰展现百万年人类史关键节点上的历史场景,填补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研究领域的关键时间、空间及人类行为、文化空白。证明东亚古人类的石器技术继承本地传统,还相当活跃地发展出各类复杂现代行为,对认识东亚现代人起源和源远流长的早期文化发展是一次重大拓展。
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以时代早晚为序)
1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
2吉林和龙大洞遗址
3浙江仙居下汤遗址
4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
5甘肃临洮寺洼遗址
6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
7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
8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
9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10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
11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
12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13山东青岛琅琊台遗址
14河北临漳邺城遗址东魏北齐宫城区
15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16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
17重庆合川钓鱼城加担土遗址
18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
19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
20江西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