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份气温回升,人们纷纷脱下冬装。然而,长沙的杨女士对春天的花粉过敏可谓是“避之不及”:由于频繁打喷嚏、流眼泪,她不得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到医院就诊。“每年这时候,眼睛就肿得睁不开,鼻塞还喘不过气。”杨女士的困扰并非是个例。数据显示,我国已有2.4亿人被过敏性鼻炎困扰,其中超过半数(52.2%)属于持续性中重度患者。他们的生活往往充满着这样的情节:清晨连打几十个喷嚏、上班路上春风一吹就开始流鼻涕、工作时因鼻塞只能口呼吸……不少患者常常会有疑问:过敏主要是由什么导致的?反复过敏是因为“免疫力差”吗?防过敏需要怎么做?我们就此对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周建波教授进行了采访。

花粉:春季过敏的“元凶”

“过敏又叫花粉症,主要由空气中飘散的花粉引起。这里要更正个误区,花粉季过敏性鼻炎的元凶是树,不是花!花类植物,像桃花、樱花、梨花,是以虫为媒,基本不会引起花粉过敏。而一些树上的‘花’,比如三月的柏树、桦树,四月的杨树、柳树等,这类花粉以风为媒,花粉质量轻,散粉量大,是更容易引发过敏的花粉。” 周建波教授解释。“当过敏体质者吸入花粉后,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其识别为有害物质,并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一系列过敏症状。”除了花粉,过敏还可能由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霉菌孢子、适宜的气候下繁殖的尘螨、宠物毛发上附着的花粉和尘螨等物质诱发。

“过敏可不是‘小毛病’,症状严重了会引起失眠及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哮喘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显著影响。” 周建波教授提醒,“花粉过敏所致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症状比尘螨所致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可能更显著,短时间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大。”

传统疗法:反复过敏的“困局”

“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喷激素、脱敏治疗等传统疗法缓解过敏症状,但治疗情况却不容乐观。” 周建波教授表示。“很多患者因多种原因中途就放弃治疗,导致病情未控。”

鼻喷激素虽能抑制过敏炎症,却无法阻止过敏反应的核心环节,且长期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鼻出血发生率可达20%;而脱敏治疗的总疗程长达3年,有些严重患者在脱敏过程中可能会诱发哮喘、过敏反应等风险。对于部分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即使坚持使用鼻喷激素和抗组胺药,症状仍然无法有效控制。

“相比于患病后被动接受暂时的治疗,患者更需要的是能精准阻断过敏反应的疗法。” 周建波教授指出,“对疾病发生机制进行更深入理解和研究,才有望真正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生物制剂:治疗过敏的“破局”

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IL)-4驱动2型炎症反应的放大,是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症状持续加重的主要原因。

“最近刚刚获批上市的司普奇拜单抗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精准靶向IL-4Rα的生物制剂,能够阻断过敏性鼻炎发生关键信号通路,已经在中国临床用于成人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 周建波教授表示,“这种创新生物制剂突破了传统疗法,无需每天用药,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其首次治疗疗程为1个月(共3针),第一周首次注射2针,间隔2周后再注射1针,完成首次疗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临床研究显示,该生物制剂治疗可以实现2天快速缓解鼻塞,随着时间推移,包括流涕、鼻痒、喷嚏等在内的鼻部整体症状都获得持续而显著的改善,近一半患者在接受1次治疗后,鼻部症状达到轻度甚至完全缓解状态。对于眼部症状的改善效果同样显著,接近90%的患者在接受2次给药后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达到轻微或完全消失,同时也比较安全。

周建波教授指出:“春天本身不是过敏原,但春天里可能处处都藏着过敏原,这意味着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仍需在春季多加注意。当然,随着创新治疗方式的应用,再配合科学管理与规范治疗,患者完全有望重获呼吸自由,享受春日美好。”

通讯员武承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