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利军
连日来,记者在济源北海街道清趣园社区看到,一条条“红色网格”正在悄然编织成基层治理的“连心桥”,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的温暖。
“张阿姨,楼道堆放的杂物我们帮您清理了,以后有啥事随时打电话。”7月14日一大早,网格员买涛的身影已穿梭在和谐家园小区的楼栋间。像这样的专职网格员,清趣园社区共有7名,他们与58名兼职网格员共同组成“红色前哨”,依托“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政策宣传。

该社区党总支书记杜娇介绍,社区将138名党员全部纳入7个网格。社区以地理位置为划分,成立了2个小区联合党支部和1个特别党支部,通过“支部包网格、党员联住户”,今年已累计解决飞线充电、管道老化等问题120余件。社区的专职调解员是一名回族同胞,调解员主动担任“民族团结联络员”,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多亏网格群里的‘接龙’服务,我家老人很快办好了高龄补贴。”提起社区的“指尖网格”,居民李女士连连点赞。社区开通服务热线、网格微信群等“民情直通车”,推行“有问必答、有难必帮”快速响应机制,同步建立“警网调”联动模式,实现矛盾隐患“发现—调解—处置”闭环管理。

针对特殊群体,社区建立了“六必访”台账,开展个性化帮扶:为残疾人家庭适配无障碍设施,为空巢老人提供“爱心送餐”,联合人民医院打造“健康驿站”开展义诊……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居民600余人次。端午节期间,居民马大爷在社区举办的“粽香邻里”活动中感慨:“大家围坐一起包粽子、拉家常,就像一家人!”

每月6号,群众最受欢迎的议事品牌“阳光6号议事会”就会准时开场。在桂花树下、院落里,居民们围绕停车位规划、健身器材安装等议题热烈讨论。2024年以来,通过这一平台推动完成3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停车位76个,化解纠纷43起。

资源整合更让社区治理“如虎添翼”:与园林绿化中心共同开展居家花草养护知识讲座,辖区企业组成的“爱心联盟”为困难群众提供岗位帮扶;社区还孵化出“清风行”志愿服务队、“清青苗”少儿服务队、“清管家”小区治理员等自治队伍,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
“小网格”托起“大民生”。清趣园社区用党建“绣花针”穿起了基层治理“千条线”,正绘就一幅民族团结、邻里和睦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