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的都江堰,缤纷的樱花飞舞。山野间,传来清越的歌声,她们是华西医院医生的妻子、与病魔交过手的患者、退休的医护工作者,以及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将手术室外的牵挂、病床前的祈祷谱写了歌曲,用专业的歌声唱出了清明节的思念。

这是一个特殊的合唱团,名叫成都市海韵合唱团,有不少华西医院专家的妻子,也有医生、大学教授、媒体人、音乐爱好者等100余人,成立于2021年5月,是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唯一登场的合唱团。2023年的夏天,海韵合唱团又成功登上了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舞台,作为唯一参演的合唱团,演唱歌曲《少年》。

这个以华西医学家庭为主的团队又吸引了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从唱得更好,到被更多的人看见。没有酬劳,没有合约,有的只是对合唱的共同坚持,热爱不会被辜负。

海韵合唱团团长徐剑英,曾在华西医院手术室和放射科工作,多年从医,见证了许多生死,懂得患者的内心需要情感疗愈,因为身体不好,退休之后就组建了这个充满了正能量的合唱团。
徐剑英的丈夫华西医院骨科李箭教授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很繁忙,但是一有时间就会支持她的合唱团,也看着妻子从华西医院退休之后就开始倒腾合唱团,早期的海韵合唱团像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非专业的团员在专业团员的帮助下,学习简谱、甚至五线谱。后来有了自己的专业排练厅,从选址到装修,都是徐剑英自己去做,更期望合唱团用音乐更多抚慰人心。

合唱团的杨梅,曾经是一名女法官,20多年前她得了一张大病,肝癌,她的丈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李宁教授为她做了手术,20多年来,她以坚强和乐观报命运之痛,唱出了生命之花。

声乐指导姜棵,作为留德声乐博士,四川音乐学院的学院派,带着大家感受歌剧、演绎歌剧,团员们参与了《茶花女》的演出。
语言指导钟晓霞,作为国家级播音指导,她提醒大家要“提颧肌,挺上颚,松下巴”,带着团员们逐字逐句朗诵歌词,帮助大家完成咬字吐字的规范和统一。
军旅作曲家左文先,从彩排到上台,为合唱团的每一场重要演出保驾护航,作为军旅大校作曲家,她目光坚定、鼓舞人心,主打一个咱的队伍就要有精神气儿。
虽然是以华西医院一些专家的妻子共同筹建的合唱团,但是她们尊重观众,敬畏舞台,专注于音乐本身,而并非社交关系。她们更想让人们知道,原来治愈自己的,不只有柳叶刀,还有从未熄灭的对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