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巴黎7月10日电 (记者尚凯元)正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决定,位于马达加斯加、埃及和利比亚的三处遗产地因保护状况显著改善,正式移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这一进展是有关国家与社区、教科文组织及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成果。

此次被移出的遗产地包括马达加斯加的阿钦安阿纳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基督教遗址和利比亚的加达梅斯古镇。三地此前分别因非法采伐与走私、地下水位骤涨、冲突与自然灾害等原因被列入濒危名录。在教科文组织支持下,相关国家相继开展大规模整治和修复行动,成效显著。

近年来,教科文组织将非洲作为重点支持地区,推动遗产保护、能力建设与申遗工作。自2021年以来,已有包括刚果(金)、乌干达和塞内加尔在内的多处非洲遗产地成功脱离濒危状态。设立《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旨在提醒国际社会关注某些世界遗产所受威胁,进而动员各方资源予以保护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