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勇担时代重任,敢作敢为、善作善成,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坚持诚信守法经营,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多向社会奉献爱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民营企业强则中国强。民营经济是创业就业主阵地、技术创新主载体,广大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连续6年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当前,我国迈上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强创新、重改革、稳增长,大力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在时代浪潮中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有助于促进中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也必将为全球产业链注入稳定性、带来发展新契机。

政策加持,坚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水深则鱼跃,城强则贾兴。近年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肯定民营经济发展成就,到国家层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政策性文件,再到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优化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推出惠企利民举措,一系列政策支撑与引导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释放出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也为民营企业的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基础。放眼当下,无论是加大纾困帮扶力度,还是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抑或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引导民营企业家享受政策红利,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广大民营企业必将发展信心更足、活力更盛、动能更强。

服务提质,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实施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暖心”举措,以营商环境之“优”,促民营经济之“进”。比如,四川推行政务服务大厅“周末不打烊”、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现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秒批秒办,着力破解“企业办事难”;山东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依法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广东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针对企业在融资、用工、用地、技术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强化要素保障,推行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制度……实践反复证明,只有把民营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擦亮“店小二”金字招牌,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效能,让营商环境这个软环境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硬支撑”,才能推动民营企业实现更大发展、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科技赋能,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特别是今年以来,火出圈的“哪吒”、会跳舞的机器人、会思考的Deepseek、神秘“东方魔法”,这些惊艳寰宇的背后,闪耀着中国民营企业向“新”攀“高”、以质致远的身影。新征程上,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更应牢固树立变革创新、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转换增长动力,稳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能力,以应用带创新、以创新促应用,不断催生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科技产业与产业创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家勇做时代“弄潮儿”,坚定发展信心、勇于“碳”索未来,在创新竞技场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展现蓬勃生命力,中国经济定将乘风破浪、拔节向上。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云平

责编:杨虹磊